欧美久久综合性欧美_欧美一区亚洲_日本不卡免费新一二三区_欧美日韩激情美女

2018/12/28 上午9:27:28 星期五
新聞熱線:0577-67898890 廣告熱線:67810777 | 關(guān)于我們 | 舊版
您當(dāng)前的位置 : 文成新聞網(wǎng)  ->  文化  ->  原創(chuàng)專欄  ->  文學(xué)  -> 正文文學(xué)

杜甫也有謚號?(散文)

□ 八 爪
發(fā)布時間:2024年04月12日 來源:

   

    謚,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禮制,喪禮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用以劃分生死界限的,所謂“葬而謚”(《禮記·士冠禮》)。簡單講,謚號就是死后才有的名目。古人對于人的出生、壯大、死亡,逐漸意識到有三個不同的重要階段,就作了相應(yīng)不同的表示。
    第一階段,孩子出生到整個幼年。出生后三個月內(nèi),要命名,要報戶口;第二階段,就是長大成人(20歲)為起點(diǎn),直到死亡。成人要舉行儀式,要加冠,改命新名。這個新名不叫“名”,叫“字”!白帧笔墙o別人叫的,自己不能叫自己的“字”。早年一電視劇,講到胡適請毛澤東吃飯,有句臺詞是胡適說的,曰“潤之,這頓飯,我胡適之請了!边@就鬧了笑話,胡適不會叫自己胡適之。
    第三階段,就是人死亡后的時期。這是劃分生死界限的最后命名。這時候,不叫“名”也不叫“字”,而是換了個稱號,叫“謚”。例:初中語文教材收歐陽修《賣油翁》。注解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謚號文忠,吉州永豐(今屬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學(xu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注解把歐陽修的名、字、號、晚號、謚號寫得清清楚楚,四平八穩(wěn),看似簡單,其實(shí)是大手筆。
    再看初中語文教材《岳陽樓記》,注解講到:“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謚號文正,蘇州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學(xué)家。有《范文正公集》傳世!
    這里除了把名、字、謚號講清楚外,還有附加信息:范仲淹集子叫《范文正公集》!拔恼保褪菍Ψ吨傺偷纳w棺定論。
    評價人物有褒貶,那么謚號也有好壞。褒揚(yáng)死者功德的謚號叫“美謚”,貶斥死者惡行的叫“惡謚”。一般來說,文官謚“文”,武官謚“武”,岳飛的謚號是“武穆”。我們身邊最美的謚號,就是“文成”,就是文成縣。它是以當(dāng)?shù)孛,明朝開國元勛劉基(字伯溫)的謚號為名。文成不僅有劉基,還是溫州水源所在地。我上課的時候總是告訴童子們,我們應(yīng)該感謝文成,感謝文成人民。文成是我們的大水缸,沒有它,我們喝水找誰?提起文成,自然就想起劉基。此謚號也是文成最美的稱號。
    歷史上第一個被冠以“惡謚”的是周厲王,“厲”意思是“殺戮無辜”。他的孫子周幽王,后來成了昏君、暴君、亡國之君的代名詞!佰斩舨煌ㄔ挥摹薄皠蛹纴y常曰幽”,他廢了原來的王后,寵愛褒姒,為博美人一笑,玩起了烽火戲諸侯的狂歡游戲。后來的故事我們都知道——當(dāng)犬戎入侵,幽王再次點(diǎn)燃烽火,諸侯就再也不加理會。
    杜甫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詩人、文學(xué)家。小學(xué)課本中,就收錄了不少他的詩作。初中教材選了《望岳》《石壕吏》等作品。高中教材則有《登高》《登岳陽樓》等。小學(xué)課本中,對杜甫幾乎沒有介紹,初中7年級教材選了一首杜甫的《江南逢李龜年》。因是初中教材第一次出現(xiàn)杜甫,注解里有這么一句:“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鞏縣(今河南鞏義西)人,唐代詩人!贝撕笳n文注解再沒有介紹杜甫,一般都是講課文出處和背景。
    但是,杜甫卻有一個謚號,而且是元代對杜甫的追謚,在《元史》卷38《順帝紀(jì)二》“(后)至元三年”中有這樣一條記載:
    “夏四月……丁酉,謚唐杜甫為文貞。”
    杜甫的謚號叫“文貞”。元代是“外國朝廷”,追謚漢人,看看挺滑稽。因?yàn)槎鸥俨淮螅钜惨话。《登高》里自述“萬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獨(dú)登臺”。如此威嚴(yán)的追封,與他的實(shí)際情況并不相稱。所以,后代文人幾乎都沒有用“杜文貞”來稱呼“杜甫”。
    講到追謚,就不能不提孔子。孔子逝世后,魯哀公給他的謚號是“尼父”。后來變成“褒成宣尼公”“褒尊侯”……唐朝李世民上臺改尊孔子為“先圣”,后來還有“文宣王”“文宣帝”,最終變成現(xiàn)在的“大成至圣先師”。
    改謚就是對原來的謚號進(jìn)行更改。當(dāng)原來的謚號有失公允,就要改謚。比如秦檜,宋高宗時被賜謚“忠獻(xiàn)”,到了宋寧宗就被改謚為“繆丑”。
    奪謚就是剝奪原有的謚號。明萬歷十年,首輔張居正病逝。萬歷皇帝為之輟朝一天,給張居正謚文忠。但沒多久,萬歷皇帝對這位老師進(jìn)行清算,詔奪文忠謚號。當(dāng)年被張居正打壓的官員,紛紛落井下石,參劾張居正一派的本子堆積如山。于是,萬歷皇帝再削盡其宮秩,以罪狀示天下。
    初中語文8年級上冊,選了一篇陶淵明的《飲酒》。這是初中教材第一次出現(xiàn)陶淵明。注解寫道:“陶淵明(約365—427),一名潛,字元亮,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東晉詩人。”
    這樣的介紹沒有錯,感覺還是差了點(diǎn)。查閱《辭源》,書中對其介紹:“一名淵明,字元亮……因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棄官歸隱,以詩酒自娛……世稱靖節(jié)先生!
    “靖節(jié)”,其實(shí)就是陶淵明的謚號。不過不是官方謚號朝廷認(rèn)可,是民間“私謚”,但不少私謚卻流傳更久遠(yuǎn),獲得了民間廣泛認(rèn)可。陶淵明就是典型的例子。又在圖書館找到一冊《陶淵明:性本愛丘山》,編者在書中寫道:“陶淵明(365—427),字元亮,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jié),世稱靖節(jié)先生!
    綜上,教《桃花源記》,再介紹陶淵明時,可以這樣說:“陶淵明(365—427),一名潛,字元亮,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jié),世稱靖節(jié)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東晉詩人!

總監(jiān)制:黃金杰監(jiān)制:陳葉靜責(zé)編:項(xiàng)露露編輯:張嘉麗
點(diǎn)擊排行

關(guān)于我們 | 廣告合作 | 聯(lián)系我們 全站導(dǎo)航

  • 相關(guān)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