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代表團審議市人大常委會和法檢“兩院”工作報告
奮力書寫全過程人民民主文成答卷文成新聞網訊(記者 夏季 夏曉強)1月22日,市十四屆人大五次會議文成代表團召開全體會議,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呂伯軍,原市人大常委會秘書長劉峰,縣委書記羅招政,縣委副書記、縣長楊德聽,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鄭建華等,與代表團其他代表、列席人員一同審議市人大常委會和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
呂伯軍在審議時說,市人大、“兩院”工作報告緊扣“續寫創新史”殷殷囑托,提出符合溫州實際的工作目標和思路舉措,是旗幟鮮明講政治、服務大局勇擔當、履職為民守初心的好報告。去年以來,文成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市委決策部署,加速建設更具辨識度的“山水僑城”,經濟社會發展穩中向好。接下來,要全力攻堅克難、砥礪奮進、爭先進位,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文成力量。要堅持凝心鑄魂,匯聚最廣泛的文成發展共識,以偉大思想涵養政治定力,從深厚文脈汲取奮進動力,以鄉土情懷匯聚華僑合力,動員全縣上下進一步統一思想、擔當作為。要突出文成標識度,加快打造山區共富縣域樣板,聚焦“強城”提升縣城能級,聚焦“興村”推進產業富縣,聚焦“融合”統籌城鄉發展,努力在共富示范先行上取得新的更大成效。要著眼激發積極性主動性,加強干部隊伍建設,錨定事業所需提升能力本領,突出夯基固本加強組織建設,緊扣親清有度優化營商環境,為文成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保障支持。
羅招政在審議時說,三個報告站位高、思路清、任務實,是立意高遠、大氣磅礴、凝心聚力的好報告。文成將全面對標部署要求,強化民主實踐,完善落實縣四套班子工作交流會、“十重百項”工作清單等機制,深化實施“雙聯系”制度,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強化能動司法,推進“法護平安”“法優營商”“法助共富”三大工程,深化司法領域當事人“一件事”集成改革,打造全國山區一流現代化法院;強化法律監督,高質量推進“四大檢察”,深入開展“化解矛盾風險維護社會穩定”專項治理,釋放“人大、政協+檢察”疊加監督效應,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建議市人大常委會聚焦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以“千萬工程”牽引縮小“三大差距”等專項監督,持續助推山區海島縣高質量發展;市法院加大指導幫扶力度,支持幫助文成打造全國山區一流現代化法院;市檢察院繼續加強對文成涉僑、涉“一老一小”檢察工作支持力度。
楊德聽在審議時說,市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政治性強、文風樸實、內涵豐富,是一個目標明確、凝心聚力、催人奮進的好報告。市法院報告注重用數據說話、用案例釋法,是一份緊扣中心大局、弘揚法治精神、激發奮進力量的好報告。市檢察院工作報告內容翔實、重點突出,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四大檢察”亮點突出,是一個高舉旗幟、緊扣中心、凝心聚力的好報告。建議市人大常委會加強“全齡友好”、水源地生態發展協同、民生扶持等領域日常監督力度,以監督促發展、保善治、惠民生;市中院加強對基層法院關于國有資產和工業用地相關案件的審理工作,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保駕護航;市檢察院強化未成年人保護公益訴訟的府檢聯系制度,深化“府檢聯動”守護民生溫度。
鄭建華在審議時說,三個報告體現了對黨忠誠的政治自覺、詮釋了服務大局的使命擔當、飽含了為民履職的真摯情懷,都是高舉旗幟、催人奮進、求真務實的好報告。建議市人大常委會加強對基層人大監督與其他監督貫通融合的工作指導,同時加大對基層代表培訓工作的支持力度,統籌市級專家資源建立代表培訓師資庫,多組織縣區乃至鄉鎮一級代表參加上級培訓調研等活動。建議市法院加大訴源治理工作力度,加強基層人民法庭工作指導,通過開展送法下鄉、巡回審判等工作,切實保障訴源治理工作的公平公正,助力溫州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議市檢察院加強對基層“人大+檢察”聯動監督的工作指導,幫助基層進一步鞏固深化人大、檢察的工作協同,切實發揮出“人大+檢察”監督的倍增效應。
審議時,劉峰、鄭文東、趙文冕、王國林、王寶坎、徐銘、趙東遠、鄭明譽、童文陽、任國權等代表,圍繞人大與檢察機關監督聯動、回歸創業就業服務保障、非遺傳承發展、高山產業發展、做強高山種苗產業等方面建言獻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