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28 上午9:27:28 星期五
新聞熱線:0577-67898890 廣告熱線:67810777 | 關于我們 | 舊版
您當前的位置 : 文成新聞網  ->  新聞  ->  文成新聞  ->  機關部門  -> 正文機關部門

文成全鏈升級塑品牌 賦能糯米山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發布時間:2025年06月18日 來源:文成新聞網

  文成新聞網訊(通訊員 向華瑤 鄭溫情) 近年來,縣市場監管局錨定“文成糯米山藥”地理標志,聚焦“全鏈標準先行、供應鏈固本強基、產銷鏈價值提升”三大核心環節精準發力,顯著提升糯米山藥質量安全水平和產業綜合效益。截至目前,建成標準化種植基地31個,推動畝產提升至2500公斤;2024年,通過標準化提升,全縣糯米山藥種植面積達1.21萬畝,較上年增加1700畝,一產總產值1.82億元,較上年增收4900萬元,全產業鏈產值突破8.5億元,帶動種植戶850戶1680人。

  標準貫穿“全產鏈”,穩定品質提升韌性

  規劃先行,立項省級試點。實施糯米山藥“標準提檔”計劃,推動“文成縣糯米山藥品牌提升標準化試點項目”納入省級標準化試點項目,為探索新型標準化模式爭取政策支持,并鼓勵項目參與成員加入國家山藥產業科技創新聯盟,提升標準話語權。

  協同攻關,提速標準研制。建立“糯米山藥技術聯盟”,聯合縣農業農村局編發《文成縣糯米山藥生產技術規程》等規范標準,并對接浙江大學等專業院校、機構和縣農康院,獲得專業技術研究支持,共同起草行業標準、團體標準,加快初稿立項。截至6月16日,《薯類糯性品質感官評價》《食用山藥粉》2項行業標準已獲國家農業部標委會立項,《薯芋基料》省團體標準已發布。

  全面培訓,推廣標準應用。組織糯米山藥輕簡化栽培技術標準化培訓會,邀請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蔬菜首席專家、各省市農科院專家教授授課,對照標準細則講解推廣糯米山藥種植技術,并召開糯米山藥標準化工作推進會,同步開展標準化專業知識學習培訓,落地標準化成果應用。截至6月16日,開展培訓6場,培訓120人,其中惠及種植戶72戶。

  固本強基“供應鏈”,全程溯源集群共富

  完善產品質量檢測體系組織縣食品藥品檢測中心專業檢測力量,錨定農貿市場、超市等場所,常態化抽樣檢查糯米山藥的農藥殘留、重金屬超標等指標,并加大糯米山藥鮮切速凍生產線抽檢頻次,提升食品供應、初加工環節質控水平。

  構建全鏈條追溯體系。推動GM2D“一物一碼”技術在農產品生產領域應用,將糯米山藥生產企業全部接入“浙食鏈”系統,并探索“浙農碼”“浙食鏈”系統信息共享途徑,幫助種植大戶開具“浙農碼”合格證,構建從農田到生產、生產到流通的全鏈監管、全程追溯工作體系。

  優化集群發展共享體系。推行“企業+合作社+大戶+散戶”互助發展模式,依托“大企幫小店”活動鏈接企業、合作社和種植大戶,共享優質的種薯技術,并推動企業搭建農產品加工儲藏共享車間,為種植戶尤其是散戶提供批量加工糯米山藥等服務,以抱團發展帶動地區收益。

  延鏈增值“產銷鏈”,突破瓶頸多維拓市

  精深加工,豐富產品矩陣。推動“原料初加工”轉“產品深加工”,引進、培育文成博海、文成味多多、浙江康味全等食品生產企業,根據企業開發深加工生產線的要求,提供食品生產許可指導、檢測技術等職能支持,提升產品附加值。截至目前,共培育糯米山藥初加工企業6、精深加工產品銷售企業3家,已推出娃哈哈糯米山藥八寶粥、糯米山藥雞、山藥魚膠等30余款特色產品。

  技術破壁,攻克儲運難題。針對糯米山藥鮮品易褐變、難儲運的痛點,聯合縣科技局、縣農業農村局、高校專家,組建文成糯米山藥科創服務團,研發全省首條具有SC認證的糯米山藥鮮切速凍生產線,開發Vc抗氧化保鮮和表面熱燙滅酶技術,延長儲存期,實現糯米山藥全年供應。通過技術改良,將糯米山藥的儲存期延長至12-18個月。

  雙線發力,拓展全球市場。線下與溫州海關簽訂合作備忘錄,借力華僑、文商等群體,積極對接農副產品外貿需求,打造農產品海外營銷網點,線上引入第三方農事運營公司,開展網絡營銷、綠色直播,同步加強網絡直播、網絡宣傳合規性指導,推動糯米山藥打響品牌、出山跨海。截至目前,建立海外營銷網點5個,指導相關企業及個人規范開展直播營銷27次。

總監制:黃金杰監制:陳葉靜責編:項露露編輯:陳方東
點擊排行

關于我們 | 廣告合作 | 聯系我們 全站導航

  •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