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軍:十年風雨義剪路 一把銀剪暖鄉鄰
文成新聞網訊(記者 毛慧楠 夏曉強 鄭堅堅)6月15日,在峃口鎮渡瀆村村委會,李華軍一邊熟練地操作推子、剪刀為老人理發,一邊與老人們輕松地拉起家常。十年里,這樣的場景每月的15日都會準時上演,盡管理發的地點幾經變遷,但這份承諾從未改變。
峃口鎮渡瀆村群山環抱,村里沒有理發店,老人們理發總要經歷一番周折——或搭乘過路車,或徒步三四公里到公交站,再輾轉前往附近的鎮上。加上村里老人腿腳多有不便,簡單的日常需求就成了他們煩心事。

這樣的煩惱,隨著十年前李華軍的“回來”,一掃而空。
“去峃口理發又遠又要花錢,在我們村里多方便,還免費。”今年69歲的鄭翠娥笑著夸贊。
村民鄭愛弟也對李華軍的堅持十分感動:“他給我理發已經七八年了,每月的15日雷打不動,不管刮風下雨都會準時來。這么多年他一直堅持著,到現在我的頭發還是他給理的。”
李華軍在溫州市區經營一家理發店,在外打拼的這些年,城市的繁華并未讓他忘記家鄉的模樣。

每月的15日,原本是李華軍的休息日。十年前,因為母親的一句建議,開啟了他的返鄉義務理發之路。之后,更是在家人的支持下,他便將這一天視為與村里老人約定的日子,十年來雷打不動。
每到約定的日子,李華軍都會早早收拾好理發工具,驅車幾十公里回到家鄉峃口鎮渡瀆村。“我們峃口這邊交通不太方便,坐車來回挺折騰的,特別是老人家容易暈車更受罪。我能順路過來幫大家理個發,我覺得也是很好的。”李華軍說。
家人的牽掛與老人們的期待交織在一起,是李華軍堅持的動力。十年如一日的堅守,對他來說,早已成為習慣。未來的日子,他也會繼續保持這份習慣,用“輕舞”的剪刀,為老人們剪去煩惱,讓善意的暖流在鄉村的角落一直靜靜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