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28 上午9:27:28 星期五
新聞熱線:0577-67898890 廣告熱線:67810777 | 關于我們 | 舊版
您當前的位置 : 文成新聞網  ->  新聞  ->  深度報道  ->  熱點關注  -> 正文熱點關注

五山聯動·與山共興:“最后一顆楊梅在文成” 文成打造全省最晚的楊梅產區

發布時間:2025年07月15日 來源:文成新聞網

  文成新聞網訊(記者 毛慧楠 魏為強 雷思涵)眼下全省楊梅季已接近尾聲,但在文成的高山之上,這里的楊梅仍在采摘期中。通過創新栽培技術,我縣打造全省最晚熟的楊梅產區,讓“最后一顆楊梅”在這里落地生根。

  在文成縣二源鎮征康家庭農場的楊梅種植基地里,黑紅色的東魁楊梅掛滿枝頭,個個飽滿圓潤,自楊梅成熟以來農場訂單不斷,楊梅品質受到消費者的肯定。“在楊梅市場里,我的楊梅成熟時間算是最晚的,而且,憑借著口感好、糖分高的特點,很受顧客青睞。”該家庭農場負責人毛愛琴說。

  這份“晚熟密碼”的破譯得益于楊梅延后栽培技術和文成縣擁有得天獨厚的高山資源,南田、二源、百丈漈等鄉鎮海拔600米以上的高山臺地種植楊梅超過10000畝。

  在文成縣現代農業與康養產業研究院院長鄒文武看來,這種延后成熟的楊梅在浙江省屬于比較稀缺的資源,因此他們開展設施延后栽培,就是想充分發揮高山臺地的優勢,在高山楊梅本身采摘期就較晚的基礎上,再往后延遲5到10天,這樣能進一步提升楊梅的產值和效益。

  近日,楊梅延后栽培技術的成功應用吸引了來自全國楊梅主產區的各有關單位、相關專家和企業代表前來考察,大家走進楊梅種植基地,在綠葉紅果間細細打量,共同探討這項技術的奧秘。

  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研究員梁森苗表示,楊梅是文成特色支柱產業,種植技術先進,并且具有海拔高、地域廣等優勢。此次考察的家庭農場正是采用由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等單位研發的楊梅設施延后栽培成套技術,其中高山楊梅網膜覆蓋延后栽培技術更是開創了全省先河。

  專家們現場對該基地的果實產量和品質進行了現場的抽樣測定,結果表明,該基地平均畝產可達到612公斤,商品果率達80.5%,與陸地栽培相比,果實成熟期可延后15天。延后栽培技術不僅成功推遲了楊梅的產期,還保障了楊梅品質的穩定性。

  “我們在原有基礎上開展了相關研究,力求延后楊梅的成熟時間。具體通過在頂部覆蓋遮陽網(包括內遮陽和外遮陽),以此降低光照強度。經過實踐,去年和今年的效果都很不錯,成熟時間基本能延長半個月左右。”梁森苗說,“我們業內有句話叫‘文成楊梅是浙江最后的楊梅’,這話一點都不為過。從市場情況來看,各地消費者現在購買到的楊梅很有可能就是文成的高山楊梅。”

  據悉,我縣今年預計500米以上高山楊梅種植區面積達3.7萬畝,占比53.62%,預計產量1.6萬噸,帶動農戶1.2萬人。下一步,我縣將以提升高山晚熟楊梅品質為核心目標,著力建設高標準楊梅延后栽培技術基地,同步完善楊梅延后栽培技術體系,待技術成熟、基地示范效應凸顯后,再逐步向更大范圍推廣應用。

總監制:黃金杰監制:陳葉靜責編:趙海鎮編輯:項露露
點擊排行

關于我們 | 廣告合作 | 聯系我們 全站導航

  •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