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就“幸福河湖”新畫卷 | 珊溪鎮做活“水文章” 激發全域發展新動能
文成新聞網訊(記者 葉厲欽 夏曉強 魏為強 陳秀秀)飛云江是我縣的母親河,珊溪鎮是其流經的重要鄉鎮,飛云江(珊溪段)于2023年獲評浙江省省級美麗河湖。為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目標,珊溪鎮全面深化河長制,編制“一河一策”實施方案,建立“一河一檔”。
在這里,每一位河長都對飛云江的基本情況、現存問題及解決對策了如指掌,用實際行動守護這片碧水。

“我腳下這條延綿近兩公里的步道,是我每月三次巡護的河段。每次巡河我們都會花20分鐘以上,發現身邊有細小垃圾就隨手清理,遇到需要上級部門介入的情況,也會及時上報并跟進處理!憋w云江(珊溪段)村級河長王邦波說。
珊溪鎮不僅致力于水環境的保護,更注重有效利用。在飛云江(珊溪段)兩岸,綠道蜿蜒、濱水公園景致宜人,游憩景亭點綴其間,水文旅開發與民生改善深度融合。如今,坦歧村憑借臨江獨特的水文風光,吸引了珊瑚別院等特色民宿入駐,引得眾多游客慕名而來。珊溪鎮“人手留香”大眾鮮魚廣場改造提升工程項目的落地,實現了水資源利用與居民收入增加的“雙贏”。

據悉,珊溪鎮“人手留香”大眾鮮魚廣場改造提升工程項目占地約4600平方米,去年9月竣工后憑借多彩集裝箱的建筑設計成為網紅打卡地。這里已入駐9家商戶,年租金收益約31.4萬元,帶動87戶村民就業,每戶年均增收3.6萬元,真正實現了“一條灘頭美食街,帶富一村人”的共富夢想。
“坦歧村依托飛云江流域的河湖治理,吸引了不少外來游客前來游玩。這不僅優化了村里的居住環境,還增加了就業崗位,帶動了經濟收入增長。河湖整治讓老百姓切實感受到:居住環境變好了,水質改善了,收入和生活質量也都隨之提高了。”坦歧村黨總支書記蔡友悅說道。

眼下,珊溪鎮“幸福河湖”建設的腳步,正從水文旅開發延伸至民生福祉的每一處細節。
在萬里村,李井坑生態河道提升工程正如火如荼推進,河道拓寬后,行洪能力大幅提升,為周邊村莊和農田筑牢了安全屏障。與此同時,體育廣場、綠道建設以及灌溉渠道修復等項目同步實施,將“幸福河湖”理念融入民生的方方面面。
李井坑生態河道提升工程現場負責人吳存金說:“比如這里的32號堰壩,它的主要作用包括調節水位與水流量、改善生態環境、防洪減災。在枯水期時,還能保障農業灌溉、維護河床穩定、保護生態多樣性。”
李井坑生態河道提升工程于去年12月開工,預計今年11月完工。目前工程下游的灘地修復項目成效顯著,曾經雜草叢生、淤泥堆積的荒地,如今已變身場地平整、綠植繁茂的休閑好去處,人居環境煥然一新。未來,這里還將進一步凈化水質,提升生物多樣性,成為村民休閑娛樂的絕佳場所。
改善效果如何?村民們看在眼里:“以前這里環境很差,不僅雜亂不堪、雜草叢生,還有人隨意亂種。經過這次工程提升,來這兒游玩的人明顯多了。大家都覺得,飛云江河道經過這番整治,環境變好了,玩起來也格外舒服!

從水環境保護到水文旅富民再到不斷提升的水生態治理,珊溪鎮以水為媒,讓“幸福河湖”不僅是一幅生態畫卷,更成為共富路上的生動實踐。如今的珊溪鎮讓河道變身亮麗風景,水源轉化為寶貴資源,水景催生出活力經濟,這一汪碧水,正蕩漾著鄉村振興的無限希望。
珊溪鎮副鎮長葉琪云表示,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珊溪鎮緊扣“山水僑城”建設目標,依托“幸福河湖”創建工作,持續改善水環境與水生態。從休閑、旅游、就業等多個方面發力,進一步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