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青同心 共創僑城丨周明垟:讓“僑青”與家鄉雙向奔赴
文成新聞網訊(記者 夏林艷)“文成的發展需要一代代人接力,僑界的未來更要看青年一代的擔當。”聽聞文成計劃成立僑青會,旅居意大利20余年的周明垟難掩期待。他覺得,作為從文成走出去的新一代僑胞,親歷過海外打拼的迷茫與成長,更懂僑青們的需求:“我會把這些年積累的經驗、資源,還有對家鄉的這份牽掛,全情投入到僑青會的工作中,陪著年輕一代一起闖。”
1981年,周明垟出生于文成縣,少年時聽著父輩“走出去”的故事長大,那些在異國他鄉從零開始、扎根立足的經歷,在他心里埋下了闖蕩的種子。“總覺得外面有更大的世界,也相信憑著一股勁,能像前輩們一樣做出點樣子。”帶著這份信念,年僅18歲的他在1999年背起行囊,踏上了前往意大利的旅程。
初抵意大利,周明垟從基礎行業做起,先后成功經營多家酒吧。這段經歷不僅磨煉了他吃苦耐勞的意志,更讓他深入了解了當地市場環境和社會文化,積累了寶貴的營商經驗和人脈資源,為后續的事業發展奠定了基礎。他深知,唯有不斷學習和創新,方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足。
2012年,敏銳捕捉到全球電子科技浪潮的周明垟,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從熟悉的酒吧行業轉型,創辦歐尚貿易公司,專注于將中國數碼周邊產品引入歐洲市場。“當時看到智能手機普及帶來的商機,歐洲市場對高性價比配件需求旺盛,而中國的制造業已經有了過硬的品質。”面對轉型的未知,他帶著團隊一頭扎進新領域,從產品選型到供應鏈管理,一點點摸索。為了讓歐洲客戶認可“中國制造”,他堅持“品質為王”,每款產品都要通過當地嚴格的檢測標準:“別人嫌麻煩的細節,我們偏要做到極致,老外認實在,用口碑說話比啥都強。”如今,歐尚貿易已構建起覆蓋全歐洲的銷售網絡,成為中意數碼貿易的重要橋梁。
事業穩步發展的同時,周明垟的心始終被家鄉文成的每一處變化牽動著。“家鄉是我長大的地方,有我的親人、朋友,更有抹不去的回憶。”他坦言,為了與故土保持緊密聯結,自己常通過電話、網絡與家鄉親友熱絡交流,時刻關注著文成的新動態。在擔任意大利南部文成人同鄉總會第一常務副會長、羅馬華僑華人總會常務副會長等職務期間,他更是將這份牽掛化為行動:積極參與家鄉僑聯組織的各項活動,熱心投身公益事業,在教育扶持、扶貧濟困等領域持續發力,為家鄉的社會發展添磚加瓦。與此同時,他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全力為文成與意大利乃至歐洲的經貿文化交流合作牽線搭橋,推動兩地資源互通、情誼升溫。“個人的成長離不開家鄉的滋養,海外游子的每一點成就,都是家鄉的榮光。”這份對故土的赤誠,早已融入他的事業與人生選擇之中。
對于即將成立的文成僑青會,周明垟充滿期待:“僑青會該是個‘有活力的紐帶’,既要連接起海內外的文成青年,也要架起他們與家鄉、與世界的橋梁。”
“比如我們做數碼貿易的,就可以幫家鄉企業對接歐洲的技術和市場,實現雙向共贏。”他建議,僑青會可以多組織交流活動,讓海外僑青走進文成看發展,也讓家鄉青年了解海外機遇;建立資源共享平臺,把海外的技術、渠道與家鄉的需求對接起來。
“新一代僑胞有更開闊的視野,也該有更重的擔當。”周明垟寄語海內外文成僑青,“我們既要傳承老一輩‘吃苦耐勞、愛國愛鄉’的精神,也要用好新時代的機遇,把個人發展融入家鄉建設和中外交流中。僑青會就是我們的‘加油站’,讓大家在這里找到歸屬感,更找到并肩前行的力量。”他堅信,只要年輕一代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定能讓世界看到文成僑青的風采,讓家鄉的明天更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