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呼我為看變化:“救命神器” 就在身邊 我縣新增公共場所AED設備配置
文成新聞網訊 (記者 夏林艷 陳經友 雷思涵)一旦出現心臟驟停,最佳搶救時間僅有“黃金4分鐘”,而及時使用自動體除顫器(AED)可使心臟恢復正常節律,因此“AED”被人們稱為“救命神器”。近年來,為強化公共場所應急救護能力,保障群眾生命健康,我縣加大公共場所AED設備投放力度。本期“民呼我為看變化”主題系列報道,帶您了解我縣新增的AED設備。

在縣城碧桂園小區入口處,一臺嶄新的AED設備格外引人注目。物業消控員正現場向業主與安保人員講解急救基本知識和AED操作步驟,結合常見急救案例,強調了心肺復蘇的適用場景及使用AED的重要性。在場人員紛紛表示加深了對急救知識的了解,增強了應急救治能力。
業主陳女士說:“我在抖音、百度這些平臺上都搜過,了解到AED除顫器能提高心臟驟停患者的存活率。家里老人剛好有這方面的情況,看到有這個設備確實挺安心的。咱們小區安裝AED,我覺得特別貼心。”

“目前,我們碧桂園小區安裝了兩臺AED除顫儀,都放置在小區大門的顯眼位置,這樣業主們一眼就能看到,有需要的人也能在第一時間拿到并使用。我們每月都會對AED進行檢查,每三個月會組織全體員工參加一次培訓,確保每個人都能熟練使用AED,關鍵時刻能派上用場。”物業消控員程芳說道。
此次AED安裝覆蓋我縣多個重要公共場所。記者在黃坦鎮共宅村黨群服務中心也看到,一臺嶄新的AED設備放置在村委會顯眼且便于取用的位置,旁邊張貼著清晰的使用說明和急救流程圖。
村民邢彩蓮說:“我以前從沒見過AED這個設備,也不了解,只在網上或電視上看到過。現在我知道了它的重要性,我們村里安裝這個設備真的很有必要。萬一遇到危險情況,用起來會很方便,好處確實很多。”
共宅村駐村干部表示,考慮到村里孤寡老人較多,AED設備意義重大,因此申請配置。縣紅十字會還專門組織了使用培訓。


黃坦鎮共宅村駐村干部程賢文說:“在推動AED設備配置的過程中,我們得到了縣衛健局的大力支持。他們為我們采購了AED設備,還組織村兩委干部進行了培訓。目前,所有村兩委干部都已掌握AED的使用方法。下一步,我們將積極對接縣紅十字會等部門,為村民和企業員工開展AED設備使用培訓,讓更多人學會使用AED設備。”
據悉,我縣綜合考慮人流密集度、地理位置、交通樞紐等因素選擇AED投放場所,本次在公共場所新增15臺,累計投放105臺。通過微信小程序,搜索“AED設備導航”,即可查找附近AED點位地址,可實時導航到目的地。隨著AED普及,縣紅十字會培訓取證救護員已超3200人,普及超2.5萬余人次。所有AED設備均配備6名救護員及管理人員。
程賢文說:“AED設備的操作很簡單:打開蓋子后,設備會自動開機;取出電極片,按照圖示貼在相應位置;等機器檢測是否需要放電后,按下放電按鈕,隨后立即進行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直到患者恢復呼吸和意識。”

據了解,我縣還將加強宣傳和培訓,確保“救命神器”在關鍵時刻真正發揮作用,為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增添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