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久久综合性欧美_欧美一区亚洲_日本不卡免费新一二三区_欧美日韩激情美女

2018/12/28 上午9:27:28 星期五
新聞熱線:0577-67898890 廣告熱線:67810777 | 關于我們 | 舊版
您當前的位置 : 文成新聞網(wǎng)  ->  新聞  ->  文成新聞  ->  社會新聞  -> 正文社會新聞

不是親爺爺,卻給了最親的愛!——七旬老人王良出20年守護“折翼天使”

發(fā)布時間:2025年09月11日 來源:文成新聞網(wǎng)

  文成新聞網(wǎng)訊(通訊員 嚴丹丹 周鋮鋮)近日,2025年浙江好人半年度榜單揭曉,文成縣雙桂鄉(xiāng)桂東村寶豐黨支部副書記王良出的名字赫然在列。這位76歲的老黨員,用二十載光陰守護一名非親非故的智力殘疾兒童,以超越血緣的親情,在浙南山區(qū)譜寫了一曲“大愛無疆”的動人贊歌。

  一句承諾,扛起跨血緣的一份愛

  故事始于2005年的一天。當時56歲的王良出路過村民包連儉家,一陣嬰兒的哭聲讓他停下腳步——剛滿3個月的男嬰包興王正躺在床上餓得直哭,而孩子的父母均身殘體弱,母親更是存在智力障礙,根本無力照料。

  眼前的情景讓王良出心如刀絞,“孩子是無辜的,不能不管。”王良出和妻子商量后,當即決定把孩子接回家照顧。起初,包連儉夫婦省吃儉用湊了600元作為半年生活費,但隨著他們工作的廢品廠倒閉,連自身生計都成問題。王良出看在眼里,主動說:“錢的事你們別操心,孩子我們來養(yǎng),別的不敢保證,但不會讓他餓著凍著。”一句樸實的話語,背后是二十載如一日的沉重付出。從此,從嗷嗷待哺的奶粉尿布,到頭疼腦熱的醫(yī)藥費,再到未來的上學開銷,這副重擔便牢牢壓在了王良出夫婦肩上。

  這句承諾,一守就是20年。換尿布、喂奶粉、洗衣做飯、送醫(yī)看病……無數(shù)個日夜,只要包興王有動靜,王良出夫婦就起身照料。“他就是我們的親孫子。”王良出常說。在老兩口的呵護下,包興王從牙牙學語到蹣跚學步,一步步長大。

  一個決定,撐起“親”孫子的一片天

  眼看著就到了上學年齡,王良出卻發(fā)現(xiàn)孩子也患有先天性智力障礙,生活難以自理,包興王因無法適應普通教育環(huán)境被勸退。但老兩口沒有放棄,四處打聽適合特殊兒童的學校。“就算有障礙,也要讓他學點本事!”

  2013年,王良出得知文成縣啟智實驗學校專門接收特殊兒童,雖然離家較遠,但為了讓孩子接受合適的教育,夫婦倆毅然做了這個決定。從此,無論刮風下雨,他每天都和妻子輪流乘坐公交車,往返于雙桂鄉(xiāng)和峃口鎮(zhèn)之間,接送包興王上下學。“我一直以為老王就是孩子的親爺爺。”包興王的班主任王海東老師回憶道,學校里大小事都是他來溝通,運動會他也陪著孩子跑,得知真相后的他深受觸動。

  一絲牽掛,映射“親”爺爺?shù)囊活w心

  如今,在王良出夫婦的照料下,曾經(jīng)完全無法自理的包興王,已能自己洗衣服、購物、打電話,掌握了基本生活技能。村民們看在眼里,暖在心里。“我們都是殘疾人,沒能力管孩子,全靠老王夫婦,這份恩一輩子還不清。”包興王的叔叔包連熱哽咽著說。村民董愛賓常去王家串門,她動情地說:“吃飯時,老兩口總是不停地給孩子夾菜,就怕他吃不飽、吃不好。那份心啊,比親的還親!”

  年過七旬的王良出,本該安享晚年,心中卻始終放不下這個沒有血緣的“孫子”。“我們老了,最擔心的就是他以后怎么辦……”老人樸實的話語里,是沉甸甸的責任和牽掛。二十載光陰,從日常開銷到治病費用,他自掏腰包從未計較。“我想給他找個能勝任的工作,讓他以后能立足。”

  這份跨越血緣的守護,不僅讓一個殘缺的家庭有了溫暖,更在鄰里間樹起榜樣。正如當?shù)卮迕袼f:“老王用行動告訴我們,啥是共產(chǎn)黨員,啥是人間真情。”他們的故事,正是“浙江好人”精神最生動、最溫暖的詮釋。

總監(jiān)制:黃金杰監(jiān)制:陳葉靜責編:趙海鎮(zhèn)編輯:胡永相
點擊排行

關于我們 | 廣告合作 | 聯(lián)系我們 全站導航

  •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