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政企研”協同發力 油茶籽廢料“變身”暢銷洗滌用品
文成新聞網訊(記者 王心怡 陳軒 王安) 油茶產業是文成縣林業領域的支柱產業之一。多年來,當地持續為產業發展謀篇布局、明確方向。如今,依托豐富的油茶資源,文成縣以“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科技支撐”的發展模式,深挖產業鏈價值,推動茶籽榨油后產生的油茶粕“變廢為寶”,成功開發出系列天然環保洗滌用品,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
走進位于文成縣山哥哥產業園的浙江山哥哥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與倉儲區,工人們各司其職,從產品配制、灌裝封口到分揀打包,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這批即將發往上海、寧波等地的產品,正準備進入市場流通環節。
據介紹,2024年10月,該公司成功推出洗手液、洗衣液、洗潔精等日化產品。憑借天然環保、性質溫和且清潔力強的優勢,產品不僅迅速占領本地及周邊商超市場,還通過電商平臺暢銷全國。為進一步滿足消費者需求,今年公司對原有洗手液進行升級,推出泡沫型洗手液,使用更便捷,尤其適合兒童及家庭日常使用。
山哥哥電商業務主管吳潔表示:“自產品上線以來,日均訂單量突破500單。截至2025年9月,公司日化板塊銷售額已突破500萬元。根據用戶反饋,我們今年推出了泡沫型洗手液,操作更簡便,用戶體驗更好。”
文成縣油茶種植歷史悠久,但長期以來,榨油后產生的油茶粕若處理不當,不僅造成資源浪費,還可能帶來環境負擔。為破解這一難題,文成縣創新推行“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科技支撐”模式,推動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協同攻關,開展油茶粕綜合利用技術研發,將“廢棄物”轉化為高附加值新產品。
文成縣農康院助理研究員張良介紹:“山茶油加工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油茶餅粕,其中富含茶皂素,具有良好的抑菌和去污性能,但過去一直未被有效利用。了解情況后,縣科技局牽頭組織大健康中心、縣農康院,并柔性引進浙江大學博士團隊,聯合開展技術攻關,成功研發出洗手液、洗衣液、洗潔精等一系列日化產品。下一步,我們還將推出含茶粕提取物的護手霜、防曬油、嬰幼兒護臀膏等更多高端洗護產品,拓展應用邊界。”
隨著日化產品生產線的穩定運行,產業發展帶來的就業紅利也逐步惠及當地群眾,助力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增收。
吳潔介紹:“自日化產品投產以來,我們為周邊村民提供了60多個臨時就業崗位,人均年增收約1.5萬元。”
從曾被視為“廢料”的油茶粕,到如今廣受歡迎的綠色洗滌用品,這是文成縣延伸油茶產業鏈、提升資源利用率的生動實踐。這一轉型不僅提高了油茶產業的附加值,拓寬了企業盈利空間,也為農戶增加了收入來源。
更重要的是,它推動油茶產業跳出傳統粗加工模式,向綠色化、高端化、多元化方向邁進,為鄉村振興注入持久動能。


